(通讯员 袁田 吴宇洁 高宇桐 方玉卓/文 徐佳悦 程晨/摄)按照既定安排,7月18日上午至19日中午,91短视频
“信·荆楚”团队前往成都,寻访建川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等多处场馆,持续在行走中触摸历史肌理、感悟红色精神。

在位于成都市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团队成员依次寻访抗日战争、红军长征、知青岁月、抗震救灾、改革开放、党的百年礼赞等多个主题展馆。“日本鬼子不驱出中国,儿就不回家”“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没救出来,我就不会撤离现场”……这些平实质朴的语言,有的写就于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有的形成于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有的落笔于知青下乡的田埂地头,有的来源于千钧一发的抗震救灾现场,字里行间无不彰显着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

在成都近代历史文化陈列馆,团队师生先后驻足于彭家珍、赵一曼等革命烈士的红色家书前,于细细品读中感受先烈们献身革命的坚定与执着。“一天半的寻访,让大家从封封家书、件件文物中触摸到了历史的鲜活模样,听到了课堂上不曾听过的感人故事,丰富了我们对时代变迁与红色精神的理解与认知。”团队代表吴宇洁同学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本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在成都走访各类红色革命文化纪念馆共12个,寻得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书信共124封。